盐田港运力已恢复正常运营,由于大量货物积压,延迟仍在继续。市场正面临货物积压、船舶延误、跳港和舱位紧缺带来的各种问题。随着需求飙升,市场参与者开始为缓解当前的拥堵状况做长期准备,现在每艘能够航行的集装箱船都很抢手。为应对全球大量货物的运输而对运力的需求意味着几乎所有可用的集装箱船都已投入使用。 由于运力短缺,上周又有一批新的船舶订单,包括Seaspan、HMM和Wan Hai都增加了造船订单量。(开启疯狂造船模式!HMM和万海分别再造12艘!HMM运力将突破百万TEU)然而,这一切都无助于解决集装箱运输供应链中迫在眉睫的危机。港口和内陆地区的拥堵正导致可用设备短缺,继续影响着陷入困境的集装箱供应链的发展。(又开始堵了!刚好转的美西将变得更糟糕,拥堵延伸至陆侧运输网络) 地中海航运首席执行官Søren Toft在国际港口和港口协会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呼吁港口和承运人加强合作,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他警告称,也需要更多的投资,并呼吁对基础设施投资采取“长期的战略眼光”。 继洛杉矶和长滩以及盐田的拥堵之后,被视为阻碍集装箱货物运输的港口成为主要瓶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CMA CGM上周表示,由于港口拥堵和运营效率低下,计划将其在勒阿弗尔的南美航线暂停3个月。在此之前,The Alliance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称由于鹿特丹的严重拥堵迫使至鹿特丹港7个航次的挂靠。(延误船舶数量惊人,拥堵远未结束!马士基征收旺季附加费;THE取消地中海航次)欧美航线运价继续上涨 集运市场进入传统旺季,欧美航线运价一飞冲天,美东线运价首度突破9000美元/FEU天价。 根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7月2日公布的最新运价数据,上周SCFI综合指数继续上扬至3095.14点,较上期再增119点,涨幅3.2%。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突破历史新高。所有主要航线报价全面上扬,美东线运价更飙涨310美元达到9254美元/FEU,涨幅3.46%;美西线运价同样大涨228美元至4944美元/FEU,涨幅4.8%。集装箱设备短缺,港口持续拥堵,运力紧缺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推涨运价。即使溢价服务也无法保证舱位。 欧洲线运价上涨307美元至6786美元/TEU,涨幅4.7%,地中海航线运价继续上涨至6655美元/TEU,涨幅2.1%,均为历史新高水平。 统计显示,自第二季度以来,SCFI运价指数在13周时间里有12周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目前的运价相比年初涨幅明显,二季度SCFI运价指数平均为3240点,显著高于一季度平均的2782点。特别是美东线,目前9254美元/FEU的运价水平几乎是年初约4700美元/FEU的两倍。 亚洲-北美(跨太平洋航线):由于港口拥堵、需求激增、运力供不应求,而空箱回转压力增大,北美西岸/东岸舱位紧张,运价上涨。船公司已限接内陆点的货物;(又开始堵了!刚好转的美西将变得更糟糕,拥堵延伸至陆侧运输网络)船期延误、运力失衡、内陆运输延误,加上美洲对进口的持续强劲需求、船公司宣布八月份的GRI上涨和征收港口拥堵费PSS;(延误船舶数量惊人,拥堵远未结束!马士基征收旺季附加费;THE取消地中海航次)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七月运价还将进一步上涨。 最近一周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与Freightos推出的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Freightos Baltic Index)显示北欧运价指数为每40英尺11359美元上涨3%、地中海运价指数为11358美元上涨2%,而美国西海岸的FBX指数为6745美元、美国东海岸的FBX指数为9956美元。 亚洲-欧洲航线:由于6月积压的货物,市场需求仍然旺盛;码头遇拥堵情况继续恶化,船期延误预计长达5-15天;欧洲/地中海市场需求强劲,舱位依然非常紧张,运价将持续上涨。第三季度将迎来超级旺季,运价一飞冲天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缺船、缺箱、缺工、港口拥堵等问题层层叠加,随着6月欧美陆续解封开启爆买模式,第三季度市场进入传统旺季,需求远远超过运力供给,带动运价一飞冲天,预计本周SCFI运价指数就有望突破4000点大关,带动运价再探新天价。 随着7、8月全球主要船公司接连调涨运价,如果计入旺季附加费、燃料费、买舱费等额外费用,目前远东至美东线运价可达1.5万-1.8万美元/FEU,美西线也已经突破1万美元/FEU,欧洲线运价约1.5万-2万美元/FEU。 分析师表示,今年3月底自苏伊士运河塞船事件后,欧洲港口拥堵进一步加剧,盐田港及其附近港口因疫情原因一度关闭更是雪上加霜。虽然目前盐田港恢复正常运作,但短期内仍无法完全消化,而美国港口拥堵情况至今未好转,今年第三季度集运公司有望迎来超级旺季。 美国零售商协会预估,由于零售商库存仍处于近20年来的低点,增补库存的强劲需求将持续推升集运运价。 咨询公司Hackett Associates看好美国2021年集装箱进口量将达2900万TEU以上,比2020年大幅增长14.5%。此举将有利于中国、日本、越南等亚洲生产国,美国从中国大陆进口量年增51.5%,从亚洲其他地区进口增长44.5%。班轮公司今年将获利高达1000亿美元 德鲁里目前预测,集装箱航运业将在2021年实现创纪录的800亿美元利润,高于此前预测的350亿美元。如果运价在今年余下时间超过预期,德鲁里表示,1000亿美元的年利润线并非不可能,这将是班轮历史最高纪录的三倍多。 这家英国咨询公司指出:“2021年将是集装箱航运史上的首次,在港口和船舶系统遭受巨大运营中断的背景下,承运人利润将接近1000亿美元,平均运价上涨50%。” 德鲁里预测,在第三季度旺季到年底,集装箱量将继续增长,并以大约10%的年增长率结束这一年,巩固了该行业创纪录的一年。 就2022年而言,德鲁里表示仍将有增长,但随着疫情相关限制的解除,预计消费者支出将转向服务业,增长可能只有其一半左右。对于2022年,德鲁里预计EBIT将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原因是运费走软和成本上升,由于许多承运人锁定昂贵的长期合同,成本可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 集装箱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的首席执行官Lars Jensen研究了德鲁里提出的1000亿美元利润数字后认为,集装箱航运将在一年内弥补20年的损失。中国与东欧陆路运输成本持续上涨 自去年10月以来,海运价格异常高涨,并没有下降的迹象。此外,集装箱延迟问题极为严重。许多港口都面临工人短缺的问题,集装箱的处理时间比平时更长。集装箱船每次进入港口可能会遇到2-3天的延误,这可能会增加多达 10-15天的航程。 济宁一家专业从事生姜贸易出口公司经理介绍,“正常情况下,山东到莫斯科的行程应该只有45天左右,但由于装载效率低下导致行程减慢到60天。至于价格,以前在3000左右美元每个集装箱,现在每个集装箱高达9000-10000美元。”“现在到俄罗斯的陆路运输价格也在上涨。目前陆路运输的价格在每辆卡车4000-5000美元左右。去年10月海外运输价格开始上涨时,许多出口商转向陆路运输。”
近期船舶、港口、卡车运输和仓库的供应链都非常紧张,高需求和高消费,还有源源不断的“事件”——苏伊士运河、盐田、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延误正在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但是在疫情后的世界,进口商将逐步取消预先装运的货物,消费者重新把钱花在服务上,这将对需求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称,这将成为锁定长期昂贵租船的航运公司的担忧。 该航运公会表示,目前的高运量预计将持续到旺季,但此后的需求就不那么确定了。 首席航运分析师Peter Sand表示:“一旦我们进入疫情后的世界,随着刺激措施和限制措施的放松,需求看起来将放缓,消费者支出模式将找到新的平衡。” 他补充说:“如果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量进口反映了进口商提前装运货物,那么运费可能会大幅走软。” BIMCO指出,第一季度是“有记录以来最繁忙的一季度”,全球货运量达到4290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0.7%,但更重要的是,在未受冠状病毒封锁影响的情况下,货运量比2019年第一季度增长6.8%。 其中,3月份的月货运量为1550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打破了去年10月创下的1540万标准箱的纪录。 所有贸易航线的运费都在飙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航运公司迫切希望租用额外的船舶,将日租金推高,并迫使接受船东的要求,包括3年、4年或5年的长期协议。 “货运市场的发展使航运公司更容易接受高租金,”Sand说。“航运公司目前能够收取的即期和长期合同的运费足以支付更高的船舶租金。” 他指出,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航运公司估计,其每个集装箱全球平均装运成本为1000美元左右,考虑到很多船公司报告第一季度实现每集装箱平均运费为1500美元,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增长,这“说明了今天的市场条件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航运公司需要高运费持续一段时间,以使其免受长期租船成本的影响。货运市场未来的下跌将使航运公司为今天的高价船买单,同时货运收入下降,损害他们的利润。”Sand警告说。 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兼集装箱航运分析师Lars Jensen曾估计,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将推动美国从亚洲的进口创纪录增长,需求将持续至夏秋旺季。 航运巨头马士基曾预测,运力短缺叠加行业旺季,在高需求支撑下,高运价有可能延续到今年第三季度。 与此同时,海事分析机构Sea-Intelligence强调分析了由于港口拥堵而牺牲的船舶运力。 根据研究,1月至4月间,由于船舶延误,部署在跨太平洋地区的运力“损失”了惊人的25%,而正常情况下,预计运力会减少2%至4%。 该报告称,由于困扰美国西海岸港口的长期港口拥堵,大量运力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超过了 2015 年美国西海岸劳资纠纷所的17%。” Sea-Intelligence表示,虽然亚欧贸易航线出现“不太严重的拥堵”,占同期运力的11%,但由于拥堵和延误而占用的全球平均运力约为12%。 Sea-Intelligence 表示:“这就好比整个行业都决定从其船队中移除所有超大型船舶一样。”
5月13日,由海南海丰航运有限公司进口的集装箱船“海丰海口”轮,正式投入运营。 另据海口海关消息,“海丰海口”轮于5月11日在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顺利通关放行,船舶价值6500万元,减免税款约1500万元。 据了解,该轮是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首艘由境外籍转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的国际船舶,也是首艘“零关税”进口并从事国际航线运输的集装箱船舶。 2020年12月25日,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落地,在海南自贸港注册登记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交通运输、旅游业的企业,进口符合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正面清单规定的船舶、车辆、航空器及游艇,可享受“零关税”。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我们就一直很关注这个新政策,2021年5月,成功进口了首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集装箱船,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海南海丰航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相关海关部门介绍说,自从了解到海丰有进口“零关税”集装箱船的意向后,马村港海关组织工作专班,助推首艘“零关税”集装箱船顺利通关。 此外,为充分释放政策效果,海口海关分门别类梳理通关流程,加强对企业辅导,发挥重点企业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助力更多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2021年开篇,苏伊士运河堵了,货放在机场着火了,走着走着掉海里了。运费暴涨航司爆仓,集装箱紧缺,舱位难求。卖家们感慨:“今年太难了!”三大快递爆仓,空派价格或突破70 上周,大陆直飞美国专线渠道,有的货代给美东的价格是61元,美中和美西的价格也在60和59元,价格正在波动中。 本周红单排仓严重,且时效不稳定,部分货代直接不收红单货物。能走红单的,价格也已经涨了一大截。 目前市场有报价,50KG到美国走红单价格约为66-67 RMB/KG。 一位货代表示,现在DHL价格61,红单65,空派价格开始大涨,可能会突破7x,赶时效的话建议走快递。 看着齐齐上涨的各路物流报价,卖家有点懵,现在也不是旺季,怎么突然涨了这么多...DHL涨价通知 近日,一些外贸人士接到DHL涨价通知,且接下来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其中一位感到不可思议:“4月份本来是外贸的传统淡季,现在三大快递居然都爆仓了。” 有卖家寻求做DHL到纽约的发货渠道,希望价格实惠,低于53元,时效4-5天,却直接被物流人劝“放弃幻想”:“我们集团收同行都加25元排仓费了。” 由于爆仓,DHL不仅价格上涨,时效也大打折扣。有卖家发DHL,9天才从香港提取,甚至有卖家货物近两周了仍毫无动静,而现阶段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另外,某货代发出通知:4月20日-5月20日,苹果在上海、昆山、郑州、深圳、成都大量出货,市场空运价格将面临大幅上涨。建议卖家尽早订仓,五一前情况会更严重。 空派快递价格上涨、仓位紧张,发货卖家不由怀念年后空派曾低到30以下的价格。空运价格飞涨,订舱难!美国空运货站严重爆仓 近期空运的价格甚至会比快递的还要高,香港空运预计下周会突破100港币/KG;。空运价格暴涨的原因是什么?众多航司承接“新冠测试剂和疫苗”进一步缩减运力 按照外交部最新的说法,今年一季度末时,中国已向43个国家出口了约1.15亿剂次新冠疫苗。再者,中国已同意向80个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捐赠疫苗。 可见未来较长时间内,部分空运运力依旧要为出口疫苗服务。产品换季,节前集中出货,海运拥堵致货物涌入空运、快递 许多卖家都在准备夏季热卖产品,据一名内部人士透露,亚马逊将于今年6月举行会员日(Prime Day)大促。接下来又是五一小长假,无论会员日大促是提前举办还是和往年一样,出货宜早不宜晚。 另外,现在欧美海运普遍面临着订舱难、一柜难求,塞港严重,船期不稳定等多重问题,导致大量货物涌向空运和快递,致使运价上涨。 此外,据物流人士了解,美西美东空运货站爆仓情况较为严重,美中一般,具体原因还是受疫情的影响。海运价格持续走高,美线货柜有价无市 欧美海运港口拥堵已成常态,集装箱堆积在欧美港口,无法及时返回国内。加之近期出货卖家较多,国内货主订仓困难。 有卖家反馈,上海已经爆仓,普船都拿不到仓。而且现在船不稳定,处于传统淡季的3月,真的比年前出货旺季都疯狂。 另一卖家感叹:最近去北美的柜子真的是太难拿了!加价都没的买,有价无市。货仓库堆积了50个柜子等着出 。 不仅舱位难拿,船东还提醒客户,缺柜问题也非常严峻,整柜客户拿到箱单后,尽快预先提柜。 仓位紧张、缺柜严重,海运带给卖家最直接的打击是,价格一路疯涨,出货心力交瘁。 一位卖家介绍,美加线的信保订单从6800美金涨到10000美金。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使得海运市场仍处于徘徊期。谨慎起见,在前景尚未明朗之前,各大航运公司还是选择抱团取暖,没有相应增加运力,而是通过大幅提价的方式来赚利润中外船运公司纷纷暂停航线,减少出口集装箱的航次,并大幅拆解闲置的集装箱船。 鉴于对美国政策走向的悲观预期,许多美国客户催促中国货主抓紧生产,加急发货。这种提前透支未来出货量的紧张行为,也让中美航运公司缺箱情况愈发明显。 在港口集装箱业务“青黄不接阶段叠加对未来贸易担忧情绪的影响下,中美航线运价更是屡创新高。 美国加拿大基本港的大港港口持续拥堵,几十条船排队进港卸货,码头运力不足,卸货都是8-12天。上火车更惨,3-5周才能上火车(严重缺托架)。 可见国际运费涨势短期内无法消除,高额运费或将持续。在此提醒外贸人及时关注行业资讯,了解动态,规避风险。
Nisshin Global Logistics (Shanghai) Co.,Ltd | 沪ICP备10210794号-3 | 工信部 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