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据央视网消息,美国、加拿大等地近期野火频发,且蔓延迅速、难以扑灭。目前,美国有超过100处大型野火在燃。而在与之相邻的加拿大,目前有868起林火正在燃烧。 货代巨头德迅发布公告称,7月24日晚,一场极端野火对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贾斯珀镇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铁路基础设施。 因此,贾斯珀镇的加拿大国家铁路(CN)主干线铁路服务被迫暂停,同时影响了进出温哥华港的货物流动。 通过紧急修复和检查工作,该线路于7月26日星期五重新开放,并已开始分阶段让列车通过该地区。 根据温哥华港的消息,港口关于处理火车积压的计划已经实施。铁路公司也将继续使用专门的灭火列车、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火灾缓解和预防活动。 尽管该港口没有直接受到野火的影响,但由于铁路服务中断,预计未来几天船舶将出现延误,并且锚地需求将增加! 截至7月29日,温哥华的船舶等待时间为1.22天,并且有一艘船在锚地等待。 提醒各位货主货代,近期如有出口到温哥华港的货物,还需及时关注货物的节点信息,及时调整运输计划,避免因延误而产生损失。 温哥华港是加拿大最大的港口,位于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端的弗雷泽河口,在巴拉德湾内。加拿大贸易大约90%都是通过温哥华港,每年约有15%的美国进出口货物通过温哥华港运输。 除野火造成的破坏以外,加拿大西海岸港口罢工的威胁也在加剧。 据了解,加拿大国际码头和仓库工会(International Longshore and Warehouse Union (Canada))正在对其成员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各港口的罢工行动进行投票,以解决与DP World (Canada)的纠纷。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海事雇主协会(BCMEA)周五表示,ILWU的法律顾问已通知各方,工会打算在未来几周内举行全行业罢工投票。投票结果预计最晚在八月九日公布。 如果工会成员投票赞成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港口举行罢工,ILWU将在72小时内通知计划的罢工行动。 去年7月,ILWU(Canada)成员因与BCMEA的四年劳工协议而罢工,导致加拿大西海岸港口瘫痪13天,直到政府介入才得以解决。 近期有相关出货计划的货主货代还需及时关注加拿大港口动态,根据最新情况调整运输计划!

货代业内人士近日透露,欧美航线的订舱状况已经紧张到6月初,船公司则抓住这一时机,在6月1日宣布上调运价。具体来说,美线运价再次上涨约1600美元(包含旺季附加费),而欧线运价则上涨了1000至1200美元。这一调整使得欧线和美西航线的运价一举突破6000美元大关,而美东航线的运价更是超过了7000美元。 在5月的最后一周,由于舱位极度稀缺,即使加价500至1000美元,货代公司也可能难以抢到舱位。船公司此时更是根据客户的往来纪录来决定舱位分配和价格,市场明显进入了卖方市场。 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在24日报出进一步上涨,涨幅为7.25%,达到2703.43点,创下了自2022年9月以来的新高。其中,欧洲航线的运价周涨幅最大,达到了11.77%,地中海航线周涨7.35%,美东航线周涨7.57%,美西航线周涨3.26%。 从4月26日至今的短短五周内,欧洲航线运价大幅上涨了72.96%,地中海线上涨了39.37%,美西线上涨了63.43%,美东线上涨了59.22%。这一波运价上涨主要归因于欧线旺季的提前到来,以及美国补库存力度的增强,带动了海运货量的增加。同时,一些客户为降低运价上涨带来的冲击,提前出货,进一步加剧了舱位的紧张状况,推动了运价的上涨。 货代业内人士表示,运价的走势需要逐月逐季观察。目前,除了红海危机迫使航运业者绕道以及天气因素外,随着淡季减并班的结束、船公司新增运力的投入,以及电动车、锂电池、储能设备等短期赶货潮的结束,下半年的市场供需情况将对运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巴黎奥运会临近,全球对体育类产品的需求正让义乌大爆单。据义乌海关数据,今年1-2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同比增长70.5%,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62.5%,对法国出口同比增长42.1%。 除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外,今年还正值美国大选。据时代周报报道,有义乌商家宣称,已收到“100万顶美国大选帽子”的大单。这就不得不提到被誉为美国大选晴雨表的“义乌指数”! 还记得2020美国大选特朗普连任,根据出口的应援旗帜、帽子、T恤等产品订单来看,购买特朗普应援品的较多。义乌某位经营旗帜生意的商户从那年6月就陆续接到来自美国的订单,要求制作特朗普的竞选旗帜,数量2000面左右。到了8月,单笔订单一下增加到了8000面。最后投票前,一共做了10万余面特朗普的旗子。 商户老板更是对预测结果信心满满,表示:“没那么难猜,全世界80%的旗帜都是浙江柯桥产的,特朗普的旗子是希拉里的10倍,你说谁会赢?” 万万没想到,大选结果竟然和义乌旗帜销量画上了等号?! 春节、奥运、大选......义乌今年的海外订单仿佛没有“空窗期”。据统计,浙江义乌市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值1482.5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出口额增长20.5%,进口额增长72.3%。 接连而来的国际大事正使外贸订单大增,也让海运市场本就居高不下的运价节节升高。 2023年底,受红海危机影响,国际海运价格一路“狂飙”,欧美航线尤为引人注目,短短一个月内运价便实现了翻倍增长。然而,近期运价并未如市场预期般逐步回落,反而再度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潮。 近期,多家船公司如MSC、马士基、达飞、中远海、赫伯罗特、HMM等纷纷发布涨价通知,涉及北美、欧洲、地中海等多条主要航线。 赫伯罗特在3月发布公告称,对亚洲至拉丁美洲西海岸、墨西哥、加勒比海、中美洲和拉丁美洲东海岸的20英尺和40英尺干箱(包括高箱和40 英尺非干货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实行新的GRI。 该GRI适用于2024年4月1日起的所有集装箱(2024年4月19日起至美国维尔京群岛波多黎各),有效期至另行通知为止。 预计从5月起,这些航线费率将持续调整。若船公司成功实施综合费率附加费(GRI)的涨价计划,根据当前运价推算,美西航线运价涨幅至少将达到三成,而美东航线涨幅也将超过23%。 欧线也紧随美线,开始调价。关于欧线的调价详情可参考搜航网推文《海运淡季却现“涨价潮”?多家船司发布涨价函!》 因此,为避免海运费上涨,部分货主纷纷打算提前出运货物。市场上已有多家货代企业反馈称,美线市场已经出现船司爆舱现象,每天都在查询船期,试图找到最快发货的船。

由于节后出货情况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近日,地中海航运(MSC)已口头通知货代,将维持当前美线运价报价至4月14日。 业界认为,MSC作为全球运力最大的船公司,市占率近20%,可能是希望通过此举提高装载率并抢夺货源。 有货代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年后美线货量有所增加,但运力供给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船公司只能谨慎行事。 运价不仅需要考虑货主的接受程度,还需要业界各方的默契配合。一旦有船公司采取杀价抢货的策略,运价就可能出现松动。 航运业原本期待传统年后的复工出货能带来一波出货效应,并在3月底、第一季度末实现运价上涨。然而,这一期望并未实现,3月的涨价计划最终落空。 然而,由于当前运价较去年同期处于相对高位,进一步上涨的难度较大。根据多家货代的报价,目前美西线每40尺柜运价约为3000-3200美元。 尽管如此,据了解另一航运巨头马士基在3月底的报价已经降至2800美元,并附带有取消费用200美元的条件,显示出美西航线运价正在险守3000美元关口。 业界普遍认为,尽管市场已全面复工,但欧美通胀仍未明显下降、利率依然高企,持续影响着消费能力。目前市场货量不足以支撑运价,导致年后运价出现下滑趋势。 从当前市场状况来看,4月上半月恐怕仍难以改变这一局面。预计运价极有可能持平或小幅修正,而市场需求的回升将成为决定运价走势的关键因素。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